发布时间:2024-05-23
写在前面
赣州国际陆港党工委副书记 蔡湖南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考察时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物流园区要积极运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联运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在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赣州国际陆港作为江西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商贸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支撑,着力以发展陆港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陆港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赣州国际陆港聚焦铁海联运“最后一公里”、集装箱使用管理、口岸通关服务及提效降费等重点环节和瓶颈问题,持续深化跨区域合作、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虚拟空港”“区港一体化”等系统性集成改革,打造“陆海空+保税”物流新模式,稳步提升和完善多种运输方式联合承运互信、互认、互通机制,推动贸易便利化,提高开放水平,形成集国际物流、短途分拨、海关监管、保税仓储、供应链金融、外贸综合服务、数字经济为一体的综合性内陆口岸,呈现从“1”到“N”的裂变发展态势,探索出了一条内陆港口开放发展的新路径,成为江西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一)陆连四方,构建立体式物流体系
物流是陆港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近年来,赣州国际陆港多点发力,持续提高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凭借区位优势和深圳对口支援赣州国家战略政策优势,与沿海港口、沿边口岸互联互通,不断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持续推进内陆港口由传统的装卸港向物流港、贸易港、综合枢纽港转型升级,着力构建陆海空立体化现代物流体系。
高质量运营中欧(亚)班列。班列线路通达国内主要物流节点城市,全球6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包揽了江西省75%以上的中欧班列,累计开行“一带一路”班列10000多列,推动赣州成为全国26个中欧(亚)班列主要开行城市之一。
重点发展铁海联运。在全国首创开行铁海联运“三同”(即“同港同价同效率”--“进境与沿海同价到港、出境与沿海同价起运、通关与沿海同样效率”)班列,把“沿海地区”搬到内陆江西,让内陆企业可以与沿海企业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参与全球竞争。
探索推进虚拟空港。不拘泥于内陆港口,采取“虚拟空港”通关一体化模式,让企业可以直接在“虚拟空港”完成交货、报关、报检等手续,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相比传统空港模式,省却了传统清关、转关模式中货物在机场的分拨入库环节,大大加快了通关速度,货物通关时间由原先的至少48小时减少到16小时左右,压缩了近三分之二,对于企业,货物的报关、报检、实货查验手续可以在本地办理,大大节省了成本。当前,赣州国际陆港已与深圳国际机场展开合作,通过货运包机形式运行“深圳⇌胡志明”国际货运航线,为跨境电商进出口货物开辟了全新的空中通道,主要承担中国华南地区跨境电商快件运输,助力中小跨境电商商家实现高效物流履约。同时,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热带水果、海产品等也将通过本航线运至中国,助力两地货物实现高效互通。
(二)一站服务,优化全过程物流方案
为解决在传统模式下,内陆地区货物进出口需公路、铁路、海运等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联运完成,存在不同运输方式间换单手续繁琐、企业需多次委托、费用分段结算、安全检查和检验检疫标准不一、运输数据难以共享等问题和短板。赣州国际陆港创新推出“一站式物流服务”,为企业提供“一单制一箱制,一站式,门到门跨境物流”等全过程物流方案,做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生产型企业赋能,提供最省心、保姆式服务。优化赣州国际陆港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模式,企业可以只需一份多式联运运单或提单,即可实现托运人一次委托、费用一次结算、货物一次保险、多式联运经营人全程负责的一体化运输服务。托运人与承载人双方只要一张多式联运货票,就相当于在跨方式、跨部门、跨国境的货物运输中签署了一个全程运输合同。与传统单证流转相比,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可以减少重复填单、促进信息互通、拓展金融功能,优化客户服务体验,且通过新模式“一单制”“一站式”综合服务可比原来节省3天时间。
(三)保税互通,创新联动式物流服务
区港联动,保税物流,枢纽功能愈加显现。“区港联动”新模式的运行将有效克服内陆地区不靠海、不临空、不延边的区位短板。
赣州国际陆港利用与赣州综合保税区仅“一网之隔”区位优势,在综保区内专门开设副卡口直通赣州国际陆港铁路场站,实现海关信息互认,实现区港所有货品“一次报关、全港区通行”,减少审批环节,改变转关方式,通关时效提升60%以上,企业运输成本降低50%以上。综保区企业可以依托赣州国际陆港常态化开行的中欧(亚)班列、三同班列、跨境电商班列等铁路运输以及空运班列,实现“买全球、卖全球”,促进保税业务多元化发展。
(四)内外叠加,打造港口型物流枢纽
依托陆港铁路物流、空运物流的集聚效应,赣州国际陆港外贸通了,内贸也不落下,三通一达,京东菜鸟争相落户,跨境物流集拼中心,前置仓,内贸物流区域中心仓,区域冷链分拨中心,各种物流形态齐聚,真正成为物流枢纽,各项物流成本得到最大化集约。
赣州国际陆港积极整合各类有效资源,大力拓展新通道、新品类、新客户。对外,深化与布达佩斯中欧物流商贸园合作区“双区联动”,与德国铁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起中欧班列至欧洲港口再海运至美洲港口的远距离铁海联运方案,进一步破解世纪疫情、区域冲突对供应链和物流链的影响,提升发展质量。对内,与新疆、抚州等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新线路、新品类、新合作,开行了果汁冷链、肉类进口班列,开通了新能源汽车多式联运专用通道,在长距离、多品类、专业化铁路运输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为企业建立物流供应链强大资源库,让卖家与客户之间的物流流程变得更简单、更便捷。此外,赣州国际陆港充分运用“三趟”班列链接国内、国际市场的独特资源,依托港口自建仓库、仓库监管仓功能,积极推广“班列+贸易”模式,探索以铁路“运贸一体化”全流程服务,提供一站式采购、代理结算和全程物流服务,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提升企业在跨境贸易中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助推进出口企业便捷参与国际贸易。
近年来,赣州国际陆港持续推进拓通道、降成本、建平台、促开放工作,依托陆港、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四区融合”发展优势,创新发展“陆海空+保税”新模式优势,物流枢纽地位日益凸显,内陆开放平台优势逐渐形成,班列运营将迎来改革创新后的春天。
2023年全年共计开行各类班列4088列,其中铁海联运班列1981列,中欧(亚)班列132列。2024年一季度,赣州国际陆港开行铁海联运班列496列,开行中欧(亚)班列17列,集装箱吞吐量达60417标箱,较2023年同期增长17.02%。服务进出口企业500余家,其中赣州本地进出口企业200余家(生产型企业100余家),据统计,2023年铁海联运生产型企业通过赣州国际陆港共发运约2.5万标箱,贸易型企业发运约6万标箱。
在“陆海空+保税”新模式赋能下,赣州外贸业态集聚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增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企业进出口成本进一步降低,营商环境有力提升,2023年赣州市外贸进出口98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进出口、出口分列全省第二位,进口总值列全省第一位,有力地推动了赣州市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本地为企业降本增效。
下一步,赣州国际陆港上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物流枢纽能级,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在进口监管制度、商业模式、配套服务等领域创新,不断提升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培育汽车、肉类、快消品和原材料等进口贸易集散中心,推动“海陆空+保税”新模式走深走实,使进出口更好地服务赣州市“1+5+N”产业发展,更好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加快开创进出口贸易创新发展新局面,打造赣州市乃至全省进出口贸易新增长极。(作者系“中国陆港50人”、赣州国际陆港党工委副书记)
来源:陆港网